武乡县故城镇李小平事迹材料


李小平近期照片


李小平近期照片

  我叫李小平,今年38岁,武乡县故城镇故城村人。小时候一次意外致右腿残疾,行动不便。记事以来,受尽白眼,生活也非常艰辛,因此形成了不怕输、不服软的倔强性格。婚后,丈夫家也很困难,夫家兄弟四人,除父母居住的三间小屋,便只有一处宅基地,全家地少粮少,弟兄们外出打工收入也不多,全家生活只能维持温饱。2005年大女儿上学,30元钱的学费都交不起,我泪流满面,感叹命运无情。但我不能认命,我只是腿有问题,不是脑子有问题,我还有两只手能干活,不能一辈子被人看不起、一辈子为钱发愁,那一刻起,我立志要赚钱,要干一番事业。
  2006年冬天,有一次到亲戚家参加婚礼,发现了手工水饺十分受欢迎,我便开始留意,和丈夫商量以包饺子来谋生。丈夫同意后,我们就开始了饺子生意,给顾客送自己包的手工饺子。那时候没有条件存放饺子,只能白天包饺子,晚上放外面。就这样日复一日,在我们的坚持下,饺子生意渐渐做大,不仅在故城村,在邻近的村子也有了名气。从没有钱到赚了钱,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启了新的生活。2006年春,我去太原置办了冰柜,让自家的手工水饺更加保鲜保质。我的举动引起了县残联领导的注意,他们关心我的生意,问我的需求,为我送来了一台包饺子机。自从有了这台机器,原来五个人一天包200斤饺子,同样的工作量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。
  与此同时,丈夫发挥自己厨艺特长,开始承包婚丧嫁娶、孩子开锁等宴席,谁家办事,我们就开车拉着厨具、桌凳上门服务。宴席做到哪,饺子生意也做到哪,生意越做越红火。我们脱贫致富后,开始带着乡亲们一起干。乡亲们有的家庭贫困,有的有这样那样的残疾,他们都高兴不出村就有活干、有钱挣。我家的第二个财富经是开饭店,开饺子店赚了点钱,就想再找个别的事做,综合考虑后,我们觉得开饭店有优势。一是技术优势,长期和丈夫共同奋斗,我对厨师行当也无师自通;二是有饺子生意的基础,平时由于依法守信经营,积累了不少人脉资源。开饭店之初,也遇很多难事:有时摸不清客人的口味,有时有人吃了不给钱,有时还会遇到喝酒打架的。但多年风里来雨里去,在困难面前我越挫越勇,功夫不负有心人,饭店生意渐渐走上正轨。今年,我们将饭店搬迁到一处更大的场所。
  经过多年摸爬滚打,我们成了大家认可的致富典型,尽管我肢体有残疾,可是我热爱生活、积极努力,凭借我的毅力和灵巧的双手,仍然找到了希望之门。
  党的十九大指出,我们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指日可待,我十分感激我们遇到的好时代,为所有人实现梦想提供了可能,像我一样不甘心命运摆布、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会有更多的机会,通过努力到达美好未来。

来源:长治市武乡县故城镇残联 郝小芳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