沁县杨安乡智力残疾儿童接受康复训练纪实

  “实施3.5万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”是2017年省政府“六件民生实事”之一,沁县杨安乡残联在县残联工作会后积极组织实施。6月13日,乡残联联合乡卫生院对全乡0—6岁的儿童进行筛查,3名儿童初筛为阳性,经县妇幼保健院、市妇幼保健院复筛和诊断,均定为智力残疾。他们是韩庄村的吴氏兄妹和许庄村的小郝。
  杨安乡是沁县的一个偏远小乡镇,中心村杨安村离县城46公里,韩庄村是杨安乡的一个偏远行政村,离杨安村12公里。9月1日,长治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冯文娟一行驱车来到韩庄村吴氏兄妹家中,对他们进行诊断后,决定为他们尽早接受康复治疗开启绿灯。冯文娟讲,0—6岁是残疾儿童康复的最佳时期,要抓紧接受康复治疗,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。
  开学后至10月份,3名智力残疾儿童陆续进入市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,许庄村的小郝到长治市卓月残障儿童咨询服务中心接受康复训练,韩庄村的吴氏兄妹到长治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接受康复训练。
0—6岁残疾儿童康复周期长、见效慢、费用高。小郝康复前只会叫爸爸、妈妈,经过近一个月的康复,可以喊叔叔、阿姨了,他的父亲对孩子康复效果表示满意。吴氏兄妹康复一个多月后,原先每天只知道哭闹、乱跑的两个孩子可以专注于游戏和玩具了,兄妹俩父母都是残疾人,由爷爷抚养,爷爷讲道:面对这两个孩子的诊断结果,当时我非常苦恼,现在好像看到了希望;不花钱就可以看病,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开支,减轻了我们家庭的经济负担;乡残联多年来对我们家庭的关心我们都记在心里;县残疾康复科的同志工作不闲繁琐,非常热心尽责,为了让两个孩子尽快接受康复训练多次电话和见面后,给我们讲解国家政策、康复的意义,希望我们正视现实,尽最大努力改变现实;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对接受康复训练的孩子和家长们方方面面的照顾,家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。总之,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是我们贫困家庭的“及时雨”和“救命稻草”,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改变。
  目前,县残联康复科正在积极协调为这3名智力残疾儿童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。

来源:长治市沁县杨安乡残联 曹丽平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