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治市襄垣县善福乡残联助残案例
襄垣县善福乡杨水明,男,今年55岁。前几年打工下班时骑车回家,天黑路遇车祸,造成膝以下截肢,大车司机逃逸,住院自费医治,突受如此打击,心理上无法接受。家中有一对智障儿女,需要妻子全职看护,不能外出挣钱。他家本来就是村里的低保户和扶贫户,现在一家之主也成了残疾人,一家就有三个残疾人,使这个家庭几乎无法承受。
为减轻缺肢残疾人的经济负担,帮助他们走出家门,实现工作、就业,2016年,县里实施为残疾人安装假肢民生工程,乡残联通过摸底核实,将老杨纳入上报名单。
名单上报县残联后,接着长治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很快安排为其适配假肢。作为残联理事的我,主动陪老杨和他的妻子到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膝离断假肢取型,希望他早日站起来,重拾生活信心。
今年走访杨水明时,老杨的妻子含泪诉说:“全家得到了上级多个项目救助,如享受低保金、小额贷款、光伏发电款、产业补贴款等等,但光靠政府救济也不是个法,治标不治本,要自食其力,摆脱贫困,希望找份临工。”乡残联向县残联反映了情况。县残联通过扶贫包保单位帮助老杨的妻子找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,每月工资1600元,还给上了意外保险。杨水明在家里忙家务,他现在可以在家独当一面,为妻子和孩子们做饭收拾,还另有打算,想搞养殖业。老杨说:“多亏咱残联帮助安装了假肢,还给我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,又帮妻子找上了工作,我才能够忙里忙外地活动,才对康复和锻炼有了信心,才能够照顾好家里人的生活。唉,我们这些人都经受了巨大的痛苦,所以才觉得生命可贵,要努力站立起来做人,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生活。”
精准扶贫,精准康复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对于杨水明来说无疑是“雪中送炭”。今年,为实现残疾人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,扎实做好精准康复服务,使更多的残疾人有机会改变现状、回归主流生活,我乡摸底了解了每名残疾人的需求,100%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,针对有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康复服务和心理疏导,鼓励他们积极乐观生活,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。
来源:长治市襄垣县善福乡残联 顾子萍